经典医案

广东省名中医冯小燕传承工作室医案记录——2019.7.4张少芳医案

文章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0年11月19日 点击数:2,587 字号:

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

医案记录( 跟师√   独立□ )

患者姓名: 张少芳      性别: 女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出生日期:1966年 03 月12 日

就诊日期:2019.07.04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初诊          发病节气:夏至

主诉:反复心悸1月

现病史:  患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悸,心慌不适,呈阵发性发作,无胸闷胸痛及放射痛,无气促,无咳嗽咯血,无发热,无头痛,在当地门诊诊治(具体不详)症状可缓解,时有反复。遂于今日到我院门诊就诊,症见:精神一般,心悸,心慌不适,静息状态下午气促,右手疼痛,双膝酸软无力,无胸闷,无发热恶寒,无胸痛,无头痛,无潮热、盗汗,胃纳可,二便正常。

既往史: 有高血压病史10年,血压最高180/100mmHg,未规律服药治疗,具体药物不详,血压控制不详。

过敏史:  否认药物、食物过敏史。

体格检查: BP150/90mmHg,神清,精神一般,颈静脉无怒度及异常搏动,呼吸平顺,双肺呼吸音清,未闻及干湿性罗音。心浊音界向左增大,第一心音强弱不等,心率104次/分,律不齐,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/6级收缩期杂音。双下肢轻度非凹陷性水肿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

辅助检查:  心电图:心房颤动(心室率101次/分)。心脏彩超:左房、右房增大,左室壁对称性增厚,重度二尖瓣返流,中度三尖瓣、主动脉瓣返流,轻度肺动脉瓣返流,轻度肺动脉高压,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(EF=56%),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。

中医诊断:   心悸

证候诊断:   心脾两虚

西医诊断:   1.心功能不全

2.  心房颤动

3.  高血压3级(极高危组)

高血压性心脏病

治法:西医予改善循环、营养心肌、调控血压等对症支持治疗。中医以健脾益气,养心安神为法。

处方:  拟归脾汤加减,药如下: 白术15g  党参15g  黄芪15g 当归10g 甘草3g  茯神10g  远志10g  酸枣仁30g  木香10g后下  龙眼肉15g   牡蛎30g先煎 。7剂,水煎温服,日一剂,复渣再煎。

复诊:

   症状改善。

心得体会:(100字以上)

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是发作性心慌不安,心跳剧烈,不能自主,或一过性、阵发性,或持续时间较长,或一日数次发作,或数日一次发作。常兼见胸闷气短,神疲乏力,头晕喘促,甚至不能平卧,以至出现晕厥。其脉象表现或数或迟,或乍疏乍数,并以结脉、代脉、促脉、涩脉为常见。心悸失治、误治,可以出现变证。若心悸兼见浮肿尿少,形寒肢冷,坐卧不安,动则气喘,脉疾数微,此为心悸重症心肾阳虚、水饮凌心的特点。若心悸突发,喘促,不得卧,咯吐泡沫痰,或为粉红色痰涎,或夜间阵发咳嗽,尿少肢肿,脉数细微,此为心悸危症水饮凌心射肺之特点。若心悸突见面色苍白,大汗淋漓,四肢厥冷,喘促欲脱,神志淡漠,此为心阳欲脱之危证。若心悸脉象散乱,极疾或极迟,面色苍白,口唇发绀,突发意识丧失,肢体抽搐,短暂即恢复正常而无后遗症,或一厥不醒,为心悸危症晕厥之特点。

签名:  杨庆邦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9年07 月20 日

指导老师评语(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):(100字以上)

      本病各家分型颇多,总体上可分为心气亏虚、气阴两虚、心血不足、心阳不振、心肾阳虚、心脉瘀阻、痰湿阻络、心火亢盛、肝肾阴虚、肝郁气滞等约十型。以益气养阴、活血化瘀、养血复脉、疏肝解郁、化痰通络、温补心阳、清心降火等法治疗。这一方面是仁者见仁,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不统一,对于本病的病因机制解不透彻,以致辨证施治缺乏规范化、标准化,容易造成辨证施治无章可循的误解。中医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,其核心是脏腑辨证。辨证论治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主观感觉,特异性不强,难以量化,导致临床辨证结论多样化。同时也造成中医临床研究工作随意性强,方法不够严谨,结论多样化,也使中医学始终摆脱不了经验医学的框架,严重制约了中医理论的发展,是造成当前中医理论和临床迟滞不前的主要症结。要解决这些问题,很多学者提出必须实现中医的现代化,它包括中医诊断思维与方法的现代化、中医药治疗的现代化。必须做到中医的四诊信息标准化、四诊手段先进化、辨证与辨病施治的标准化、中医疗效可重复化。

签名:冯小燕

       2019年7月25 日

 


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
更多
[打印文章] [心情排行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