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医研究
广东省名中医冯小燕传承工作室医案记录——2018.6.10蔡杰霞医案
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
医案记录( 跟师√ 独立□ )
患者姓名: 蔡杰霞 性别: 女 出生日期:1950 年04月21 日
就诊日期: 2018.06.01 初诊√、复诊 发病节气: 小满
主诉: 反复头晕10余年,再发加重1天
现病史: 缘患者10余年来反复出现头晕,昏沉样,间中伴恶心欲吐,无肢体麻木乏力,无心悸、胸闷、胸痛,多次在当地医院及我院诊治,多次测血压均升高,诊断为“高血病3级”,收缩压最高达210mmHg,未予降压治疗可好转,但时有反复,平素口服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 qd,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.5mg,qd”控制血压。昨日下午多患者无明显诱因下上述症状再发并加重,在我院门诊给予静滴“马来酸桂哌齐特针”,症状未见明显缓解。今日我院门诊测血压194/102mmHg,症见:神清,精神疲倦,头晕,昏沉样,间中恶心欲呕,无头痛,无天旋地转感,无肢体麻木乏力,无耳鸣,无心悸、胸闷、胸痛;平素胃纳一般,睡眠欠佳,二便尚调。
既往史: 既往有“慢性胃炎”病史10年,现间中仍有上腹胀闷、反酸嗳气症状。
过敏史: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。
体格检查: T 37.0℃,P 62/分,R 20次/分,BP 179/74mmHg,神志清楚。颈软无抵抗,双侧瞳孔等大等圆,直径约3mm,对光反射灵敏。双肺叩诊音清,听诊呼吸音清晰,未闻及干湿性啰音。心前区无隆起及抬举性搏动,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1cm处,无震颤及摩擦感,心浊音界正常,心率62次/分,律齐,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。四肢肌力、肌张力正常。肱二头肌腱、三头肌腱、腹壁、膝腱、跟腱反射存在,巴宾氏征、霍夫曼氏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。舌质紫暗,苔厚腻,脉弦滑。
辅助检查: 颅脑体层(CT)平扫组套: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。
中医诊断: 眩晕
证候诊断: 痰瘀互结型
西医诊断: 1、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组
2、慢性胃炎
治法: 西医予调控血压、抗血小板聚集、抗眩晕及护胃等;中医以祛痰化浊,活血通络为法。
处方: 半夏10g 白术20g 天麻20g 茯苓20g
陈皮10g 蔓荆子10g 甘草5g 砂仁10g后下
菖蒲15g 丹参15g 当归10g 赤芍10g
川芎10g 枳壳15g
清水三碗半煎至大半碗,温服,日进一剂。4剂
复诊:症状改善。
心得体会:
眩晕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而泻实,调整阴阳。虚证以肾精亏虚、气血衰少居多,精虚者填精生髓,滋补肝肾;气血虚者宜益气养血,调补脾肾。实证则以潜阳、泻火、化痰、逐瘀为主要治法。
签名: 庄冬明
2018 年06 月28日
指导老师评语(批语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):
眩晕的分证论治:
1、肝阳上亢 治法:平肝潜阳,滋养肝肾。 方药;天麻钩藤饮。
2、肝火上炎 治法:清肝泻火,清利湿热。 方药:龙胆泻肝汤。
3、痰浊上蒙 治法:燥湿祛痰,健脾和胃。 方药:半夏白术天麻汤。
4、瘀血阻窍 治法:活血化瘀,通窍活络。 方药:通窍活血汤。
5、气血亏虚 治法:补养气血,健运脾胃。 方药:归脾汤。
6、肝肾阴虚 治法:滋养肝肾,养阴填精。 方药:左归丸。
临床关键在于辩对症,方能用对药,则效如桴鼓。
签名: 冯小燕
2018 年06 月 30日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