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医研究
广东省名中医冯小燕传承工作室医案记录——2018.8.29陈丙秀医案
广东省名中医冯小燕传承工作室
医案记录( 跟师√ 独立□ )
患者姓名: 陈丙秀 性别: 女 出生日期:1933 年08月20日
就诊日期: 2018.08.29 初诊、复诊 发病节气:处暑
主诉: 反复头晕、心悸10年,再发半天
现病史: 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,无头痛,无视物模糊,无肢体麻木乏力,无四肢抽搐,测血压最高200/?mmHg,多次在外院及我院门诊、住院治疗,诊断考虑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组、冠心病。目前规律服用波依定5mg 降压治疗,血压控制不详,头晕时有反复。今早再发头晕、心悸,呈昏沉感,无胸痛,无肢体麻木乏力,无意识障碍,遂由家属陪同至我院门诊就诊,症见:神清,精神一般,头晕,非天旋地转感,心悸,无耳鸣,无头痛,无胸闷,无腹胀腹痛,纳眠一般,小便尚调,大便秘结。
既往史: 2017年7月曾因“1.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组,2.可疑冠心病,3.痔疮,4.血脂异常,5.低钾血症,6.颈动脉硬化”住院。
过敏史: 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。
体格检查: T36.5℃,P78次/分,R20次/分,BP147/72mmHg,神志清楚,胸廓无畸形,呼吸运动双侧对称,语颤无增强及减弱,双肺叩诊呈清音,呼吸音清晰,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。心前区无隆起及抬举性搏动,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1cm处,无震颤及摩擦感,心浊音界正常,心率78次/分,律齐,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。脊柱及四肢无畸形,活动自如,四肢肌力、肌张力正常,关节无红肿,双下肢无水肿及静脉曲张。肱二头肌腱、三头肌腱、腹壁、膝腱、跟腱反射存在,巴宾氏征、霍夫曼氏征病理反射未引出。舌质淡暗,苔白,脉涩。
辅助检查: 暂无。
中医诊断: 眩晕
证候诊断: 痰瘀互结
西医诊断: 1.高血压3级 极高危组
2.可疑冠心病
3.痔疮
4.血脂异常
5.颈动脉硬化。
治法: 西医予营养神经、改善循环、调控血压等对症治疗。中医方面,治法以祛痰化浊,活血通络为法.
处方: 天麻15g 红景天破壁饮片2g 白芍15g 茯苓15g
川芎15g 赤芍10g 半夏15g 陈皮10g
丹参15g 牛膝15g 吴茱萸15g 地黄15g
甘草5g
清水三碗半煎至大半碗,温服,日进一剂。4剂
复诊:症状改善。
心得体会:
一旦发生眩晕症,可根据以上几种类型进行辨证选方治疗,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。在应用中药治疗的同时,还要采取正确的康复保健措施。这样有利于缓解眩晕症状,防止眩晕症复发,并能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。常用的防治眩晕症的保健措施如下:
一、要进行饮食调养。眩晕症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。要多食蛋类、瘦肉、青菜及水果。忌食肥甘辛辣之物,如肥肉、油炸物、酒类、辣椒等。营养丰富的食物,可补充身体之虚,使气血旺盛,脑髓充实。对因贫血、白细胞减少症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症,尤应以营养调理为主。肥甘辛辣之品,能生痰助火,会使眩晕加重。因此,患高血压病、脑动脉硬化症的人应当慎用肥甘辛辣之物。在眩晕症的急性发作期,应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。现代医学认为,这样可减轻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核的水肿,从而使眩晕症状缓解或减轻发作。
二、要进行精神调养。眩晕症病人的精神调养也是不容忽视的。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,而诱发眩晕。因此,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,精神乐观,心情舒畅,情绪稳定,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。
签名: 庄冬明
2018 年02月27 日
指导老师评语:
除以上两点,防治眩晕症的保健要注意休息起居。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为眩晕症的诱发因素之一。不论眩晕发作时或发作后都应注意休息。在眩晕症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。如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,站立时症状会加重,卧床时症状可减轻。卧床休息还能防止因晕倒而造成的身体伤害。眩晕症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甚为重要。在充足睡眠后,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。再者,眩晕症病人应尽量避免头颈左右前后的转动。如有内耳病变,可因头位的改变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而诱发眩晕。颈椎病患者颈部转动或仰俯时,可使椎动脉受压而影响脑部血液循环,使脑供血不足而诱发眩晕。声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晕,故居室宜安静,光线要暗淡。
签名: 冯小燕
2018 年02月28 日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